3月18日最新消息显示,集团CEO吴泳铭已宣布2025年所有部门绩效将与AI应用成效直接挂钩,这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覆盖电商、云计算、金融科技等核心业务线。淘宝、天猫等电商板块率先行动,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导购、供应链优化等场景功能,部分团队甚至采用"7×24小时三班倒"模式加速研发。
技术层面,阿里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。3月6日开源的QwQ-32B推理模型以32亿参数实现与DeepSeek-R1(600亿参数)相当的性能,单位算力效率提升20倍,被业界称为"小模型颠覆行业规则"的里程碑。
与此同时,阿里云启动代号"T"的神秘项目,集结顶尖人才攻坚大语言模型、多模态融合等前沿领域,目标直指下一代AI技术突破。应用革命已进入倒计时。被内部称为"国民级应用"的AI原生产品已进入内测阶段,某社交类产品据称具备颠覆性体验,其用户增长模型预测显示可能超越抖音的国民渗透率。
同步升级的"新夸克"更成为战略支点,这个基于通义大模型的"AI超级框"实现文字、图像、语音的跨模态交互,用户可通过自然对话完成复杂操作,如全网比价、参数分析、口碑筛选等全流程。支撑这一切的是史无前例的资本投入。未来三年,阿里将投入超3800亿元(530亿美元)用于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,规模创民营企业历史新高。其中,自主研发的倚天710芯片已在数据中心规模化部署,结合飞天操作系统构成的软硬一体体系,使训练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40%。
集团董事长蔡崇信更公开表示,AI潜在市场规模超10万亿美元,远超传统行业。这场变革引发行业地震。IDC数据显示,通义千问在企业端的采用率季度环比增长达137%,其开放生态已吸引超50万开发者入驻。在电商领域,AI驱动的"智能店铺"系统让中小商家广告投放ROI提升3倍;物流板块,智能调度系统使分拣效率提高60%。正如吴泳铭在内部讲话中强调:"AI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死攸关的必答题。"这场始于代码的革命,正在重构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