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一充就是一整夜?这样充电其实很危险!
走在冷风50

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了确保手机时刻“电力满满”,许多人养成了让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的习惯,甚至在夜间持续充电。然而,这种看似便捷的充电方式背后,实则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。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宣传员祁兴龙的专业介绍,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。

一般而言,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寿命大约在3 - 4年,这一数据是基于每天插在电源上5 - 7小时的使用情况得出的。这意味着,如果充电器并非全天候工作,而是每天仅使用两三个小时,其电子元件的老化速度会相对较慢,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。

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,许多用户为了方便,让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,即使手机已经充满电或未连接手机,充电器仍处于通电状态。在这种不间断通电的情况下,充电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始终处于工作状态,持续承受电流的冲击和热量的积累,导致老化速度加快,使用寿命大幅缩短。当电子元件达到寿命极限时,就可能引发短路、过热等故障,进而引发火灾、触电等安全事故。

在充电过程中,手机电池会同时进行充电和放电操作,这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,加速电池老化,降低电池容量和寿命。同时,边充边用还会增加手机处理器的负担,使其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,容易引发过热、死机等问题。因此,在充电时,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进行玩游戏、看视频等高耗电操作。

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热量是正常的,但如果温度过高,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当发现手机或充电器温度异常升高时,应立即停止充电,将手机和充电器放置在凉爽通风的地方,待其降温后再进行检修。同时,要检查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正品,充电线是否损坏,手机电池是否存在故障等。

充电中的手机应远离人体,避免放置在床头、枕头下等靠近人体的位置,以防发生意外时对人体造成伤害。最好将手机放置在散热良好、相对空旷的地方,如桌面、窗台等,以确保手机能够及时散热,降低温度。

手机充电安全无小事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,正确使用充电器,规范充电行为。